金陵词坛领军人
在2019年11月的最后4天,笔者应邀参加了由杭州市工人文化宫和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在美丽的钱塘江畔主办的“第四届江浙沪皖四地劳动歌曲创作研讨会”。在4天的研讨会期间,笔者发现有一位与会者特别令人尊敬,无论是在研讨会议的休会间隙,还是在外出的采风途中,在他的周围总是聚集着一拨人热热闹闹、谈笑风生、人气旺盛。这位与会者就是国家一级作曲家、词作家、现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理事、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原江苏省文联《歌迷大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兼社长、《江南音乐》总编辑解华。
笔者带着好奇心从其他与会者口中听到了许多有关解华在中国音乐界的传奇故事,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在研讨会的住宿地——杭州中豪国际大酒店,笔者绕有兴致地采访了解华。
活跃词坛,三个“第一”留佳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大陆这座硕大的“词坛”中,一批有朝气、有才华的中青年词、曲作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也逐渐凝聚起一股暖暖的激情。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词、曲作家们,都希望能有个机会相聚一下,共同探讨新时期的音乐创作。而时任《江苏音乐》编辑主任的解华,正是这批活跃的中青年词、曲作家中的一员,他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在文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兴致勃勃地组织和担当起这一聚会活动的主办方。1983年上半年,由《江苏音乐》编辑部牵头,一次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华东地区的歌词创作活动——“华东地区歌词创作座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南林宾馆召开了。全国一些著名词、曲作家,如晓光、于沙、任红举、贺东久、孟广征、徐俊松、银星、钱建隆、汤昭智、曾宪瑞、张景坤、卢永椿、田歌、郑南、邢籁、高德润、石林、刘鹏春、程茹辛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们情绪高涨、异常兴奋,大家针对眼下国内的音乐创作现状和音乐创作前景,各自畅谈了高质量的、带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对未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憧憬。把与会者在会议期间的发言要点归纳起来,就是希望能尽快地成立一个在全国具有代表性、领导性、权威性的音乐文学创作管理组织,以便把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战的音乐文学创作者组织起来,紧密地团结和发展国内的音乐文学创作人才队伍,更好地开展适应新时期的音乐文学创作活动。可以这样说,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是日后不久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的“全国歌词创作联谊会”顺利举行的一个“前奏”,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的成立,起到了一个酝酿、谋划和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这次“南林会议”,在新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音乐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议之后,解华又以《江苏音乐》的名义,编辑出版了一本内部刊物——《词苑》,专门发表歌词作品。通过《词苑》这个平台,进一步沟通和联系全国各地的词、曲作家,为拓宽中国音乐文学创作和发展的道路而“铺路架桥”。
紧接着,解华又创造了第二、第三个“第一”,即组织了全国各地的众多词曲作家们深入生活,开展了“文革”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采风活动,冰河、生茂、陈大莹、瞿维、任红举、瞿希贤、李幼容都积极参与,接着又举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刘薇、朱南溪、晨耕、田歌、王健、王酩、沈亚威、龙飞、陶思耀、虞文琴、时乐蒙、张藜、王佑贵、郑秋风、石祥、赵薇薇等众多音乐界知名人士都参加了数次举办的采风活动。回想里下河那次采风活动,一直到常熟、苏州至上海,行程数百公里。词、曲作家们通过实地采风,听到和看到了许多“新鲜事物”,极大地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一批带有新时期生活色彩和水乡特色的原创歌曲由然而生。上海唱片公司闻讯后,急速地派人赶往采风队伍的驻地——高邮,主动地要求为这次采风活动所创作的原创歌曲出版专辑音带,经上海唱片公司的编辑精心挑选,从数十首原创歌曲中选出了十六首作品,录制、出版了“文革”后第一盘在采风活动中创作的歌曲盒带——《水乡》,目前这盒音带作为历史文物已由江苏省音像博物馆收藏。
解华在短短的时间内为国内词坛所创造的三个“第一”,不仅打破了江苏音乐文学界的沉闷气氛,活跃起江苏的音乐创作氛围;同时也为国内的同仁们搭起了一座音乐创作互通交流的平台,在词坛中关注起音乐创新的意识,从而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慧眼识才,让金子闪烁光芒
提起解华,在江苏音乐文学界被大伙称作为是“爱心伯乐”,人们对他那种为音乐事业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而赞不绝口。作为江苏词界的领军人物,为了发展音乐事业,他十分重视音乐人才的“挖掘”,特别是对基层企业那些热爱音乐创作的“草根”人才,他就像是对待“冬种夏草”那样珍惜他们,为他们能顺利参加各种音乐创作活动而四处奔走,为他们能积极展示音乐作品而提供便利平台。所以,在江苏音乐界,一些音乐家的涌现和成名,与解华这位“爱心伯乐”的慧眼识才、苦心培养是分不开的。
如年青时就酷爱音乐的苏某,是一位具有音乐天赋的才俊,在那“唯成分论”的年代,他的音乐才能被“家庭成分”这一沉重的枷锁,牢牢地紧套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工厂里。当解华得知这一消息后,经过多方面地打听和了解,证实苏某确实是一位值得培养和造就的音乐人才,他就毫不犹豫地与苏某建立了联系,并邀请他参加江苏省和南京市音乐部门组织开展的音乐采风和创作活动。然而,那深深印刻在苏某简历上的“唯成分”烙印,使他根本无法走出那工厂的铁门,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他可谓是寸步难行。解华得知这一信息后,亲自到省里、市里的宣传部门,向有关领导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又赶往工厂去与企业领导沟通,从而使苏某能大步地迈出工厂的大门。通过几次这样的反复操作,再加上苏某自身在音乐创作才能上的充分发挥,终于让省、市的音乐主管部门领导,发现了这颗在江苏乐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从而砸破了“唯成分论”的枷锁,将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工厂里,上调到南京市群众艺术馆工作,尽情地发挥他的音乐创作才能,成为江苏音乐界的高端人才。
“是金子总要让它发光。”这是解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而养成的“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伯乐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是解华为江苏的乐坛,种植了许多优良的音乐之树。如词、曲作家熊某,也是江苏省一位知名的音乐人。他从江西来到南京工作,在一所中学内任教师。他也是一位热衷于音乐创作的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计算机音乐本科。然而,他在南京举目无亲,在音乐圈里更是无朋无友,这种“孤独”的创作环境,使他音乐才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阻碍。当解华得知这一信息后,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出租车,来到江苏省西南部苏皖交界地带的南京市江宁区,找到了这位年青的词、曲作家熊某,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邀请他参加省、市的音乐采风和创作活动。熊某万万没有想到,解华——这位国内著名的音乐家和江苏词坛的领军人物,竟然亲自上门来到自己的工作场所,与自己促膝交谈,鼓励和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就是这一让熊某终生难忘的会面,使他踏进了江苏音乐界,融入了他一生追求的音乐圈,也使他的业余音乐创作才华得到了上升,一首首沁心悦耳的音乐作品,从他的笔下流向了社会。如今,他已被选举为南京市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F%B3%E4%B9%90%E6%96%87%E5%AD%A6″ \t “_blank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市江宁区音协主席,还兼任过江苏省文联期刊《江南音乐》的编辑。
人们常说:“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在国内的音乐界,像解华这样的“爱心伯乐”确实是凤毛麟角。笔者在想:如果国内的音乐界,多一点像解华这样的“爱心伯乐”,就会有更多的像苏某、熊某这样的音乐人才脱颕而出,我们的音乐舞台会更加显得绚丽多彩。
创作多多,优秀作品上春晚
在音乐界里,同仁们对解华的评价是:他不仅是一位热衷于音乐创作活动的优秀组织者,也是一位善于发现“千里马”、积极培养“千里马”的热心“伯乐”,更是一位能写词、善作曲的音乐创作方面的多面手。几十年来,解华在音乐杂志编辑部认认真真地“为她人做嫁衣”的同时,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音乐创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果。由他自己作词、作曲,由著名歌唱家于淑珍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月光照着太湖水》,感情真挚,令人难忘。至今仍被热心的歌迷们喜爱。当笔者问起《月光照着太湖水》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时,解华给笔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1983年中秋佳节前夕,解华的一位好朋友所相识的一批台湾音乐界同仁来江苏旅游,受朋友之托,解华热情接待了这批台湾同胞,陪他们游览了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在游览苏州时,适逢中秋佳节,解华陪着这批朋友们夜游太湖。月色倾泻湖面,轻舟慢慢飘行,朋友们吃着香甜的月饼,谈笑着两岸欢度中秋佳节的趣闻轶事,一阵阵欢声笑语在太湖上荡漾。此时此景,深深地触动了解华的心灵之门,一股关不住的创作激情喷发而出:“丹桂香 秋风爽,天上一轮圆月明又亮,月光照着太湖的水,好像照在日月潭上,中秋佳节倍思亲,台湾的同胞可安康……”一首歌唱两岸同胞骨肉情深、血浓于水的音乐作品初稿,就在这美丽的太湖之上诞生了,优美而动听。
1984年的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的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直播之中,正在家中整理着年货的解华,猛然听到电视机中播放出一曲他所熟悉的音乐,连忙跑到电视机前,看到了春晚的舞台上,著名歌唱家于淑珍正在倾情演唱由他作词作曲的歌曲《月光照着太湖水》。解华非常激动,他自己也不清楚这首歌曲怎么会被选中上了春晚舞台演唱的。随后,此首歌曲很受大众的欢迎,《歌曲》、《解放军歌曲》等多家报刊杂志,都先后刊登或转载了这首歌曲,此歌也获得了海峡之声”全国征歌一等奖的殊荣。
除此之外,解华的音乐作品可谓硕果累累、获奖多多。由他作词的《幽香茶香天下》(潘振新曲),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歌曲《茉莉花开》、《放羊》等作品在省内外获奖,有的还被选入小学音乐教材。由他自己作词、作曲的《妻子》和由他作曲的《望海》(辛宜词)两首歌曲,成为中国东方歌舞团青年独唱演员何鹏的保留曲目,经常在各地音乐会上演唱。
解华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得到了歌手们的青睐,还赢得了国内出版界的热情关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解华作品集》、广西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词作选《江南春早》、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歌词集《茉莉花开》、漓江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歌词集《捎上一束茉莉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个人作曲专集音响《天堂之歌》等。
而今的解华,虽然已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但他对音乐创作的酷爱之情至今旺盛不减,他仍然精神抖擞地每年组织江苏的音乐家们到各地去采风,仍然丰富多彩地开展各种音乐创作活动和演出,仍然激情饱满地埋头伏案自行创作。这位金陵词坛的领军人,仍然以他高尚的人品和作品在音乐界叱咤风云而深受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