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词刊》2019年第4期
卷首语
歌词是一种文学表达,当它逐渐成为一种独立文体时,依然保存着它的母体诗所具有的抒情性特征,这种“多情的”文体,通过从生活中捕捉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而不是标语口号,以及空洞的概念和说教。
与多情对立的是无情,或薄情。落花有意,流水无心,只是擦肩而已。庄捃华教授在《音乐文学概论》中说:“一个歌词作者应当培养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强烈的反响、感情的冲动是创作的动力,如果词作者心中无波澜,歌词便无感情,便不能引起作曲者创作的冲动,即使因某种缘故而谱了曲,也难有动听的旋律”。
歌词的灵魂是词作者的满怀激情。一首情感缺席的词,文辞再美,技艺再好,它的抒情依然是苍白的,乏力的。内心缺少光芒指引的人,不会走远。
当我们读一首歌词时,需要关注它的主题准确、语言新美、形式合制和旋律的抑扬顿挫等诸要素,还需要有一双耳朵,倾听文字间血脉流淌的声音,带有温度呼吸的声音,在彼此相遇中,生命深处的情感体验被唤起,透出一种初心相见的喜悦,情不自禁,怦然心动。如果你在《花港》读到这样的词,哪怕有限的几首,也是对编者莫大的激励。
本期作品中,可关注一下黄小名扶贫题材组歌,军旅词作家陈道斌、姚修刚的近作,宁波新乡村音乐“中国歌词大会”和“歌唱新时代”征集歌词小辑。在一些作品中,较好体现了抒情与生活实感的结合,主题立意与个人智慧的结合,选材视角巧妙与情感进入角度新颖的结合;一个可贵之处是,个人内心的感受得到了呈现,细部更为丰满,画面有了质感,抒情变得更为及物和扎实,由此也带来审美的新鲜感。
木心有言:“音乐是我的命,爱情是我的病”。一个创作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情感积累,平凡生活细节中有不凡的东西。不论个人气质、语言风格,还是面对一首歌词的写作态度,力求有独特之处,真正站在歌词的内容里歌唱。这样,才会使抒情空间不断拓展,也为歌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活着就是为了表达,我们终将被遗忘。但我们奢望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个句子、一段旋律、一个场景 …….这是多么难的事,需要我们一生奋力前行。
生命的玄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活的无穷无尽,使我们有了信仰和敬畏,让我们的心久久激荡,难以平静。歌唱,从来就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最有魅力,最具心灵震颤的部分,让我们从世俗忙碌的生活中抽身而出,俯身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心灵扎根中,获取音乐飞翔的力量,展翅高歌,留下这个时代不可或缺、蔚为壮观的精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