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词刊》2021年第1期
卷首语
平常的词句一旦赋予有温度的情感,就会生机勃勃起来。从当年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到刘新圈的《套马杆》,再到王琪最近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些歌词,有细节、画面、人物和隐约可见的故事线,还有点弦外之音的温馨、伤感与暧昧,在万千倾听耳朵间,挡不住地走红了。它们有个共通之处,就是触动了人心的柔软处,闪烁着美感和人性的光辉。
刘新圈以“草原风”扬名词坛,他的歌词纯净、美好,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着力表现草原人的性格和情怀,强化了情感元素,从而拉升了此类型创作的等高线。本期发的作品,让我们见识了一个词作家驾驭不同题材的能力。《看大戏》、《听到花儿就想家》是新近中国音协“听见中国听见你”入选的优秀年度歌曲。据说,他写《你的江南》时,并未到过地理意义的江南,但词中营造的意境,却是最江南的情调和乡愁,满目的细雨春花。
飞鸟般栖落的稿件,读来有些郁闷,似乎好歌词越来越少了。部分作者的笔下,主题越写越空,题材越写越窄,表达越来越理念,语言越来越相似…… 一窝蜂地去赶新闻热点,赶各种节庆目,赶四时流转的风花雪月;大家在“赶集”路上,热闹是有了,但写出来的,却大多是同质化、表面化和兑水的东西。
每一颗心的感受是独特的。岁月如此波澜壮阔,生命如此鲜活蓬勃,为什么要“挤”呢,而不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写作,简单说就是把内心真实感受用喜欢的语言记录下来。“挤”的结果,是丢掉了自我个性,丢掉了事物的丰富、深刻和多样性,有意或无意、遮避或遗忘了一部分生活。那些直面当下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和人民群众喜怒哀乐的作品,那些读来新鲜又接地气、能唤醒内心深处悸动的作品,也是越来越少了。
即使主旋律歌词创作,也要克服“假大空”的问题。宋小明老师曾就多次强调,要在生活中将真情实感积累发酵,“从极度的抽象到极度的具象”,从而做到“大题材出自小情感”。音乐创作要学会说真话、说人话,不是百姓心中的话,怎么能接地气、有味道呢?这是需要去认真思考的。
一个时代的形象魅力,在很大程度是借文学艺术达成的。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以此为代表的唐诗,如此浩瀚灿烂,如此视野丰富,如此深邃宽广,生动而全面地展现了诗人们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积极思考,呈现出一种博大胸怀、万千气象的大唐神韵,尽显中国文学艺术的巅峰气派。
拿什么奉献给你呢?在中华民族奋力追梦的伟大时代,在疾风劲吹的百年变局之中,置身于这样一个宏大现场,我们自然与有荣焉。每个人都了不起,前提就是每个人要努力奋斗!时代的耀眼来自于个体迸发的活力与光芒。
有人以“退休娱乐”和爱好玩一下歌词,自然可以理解。但歌词不是文字游戏,对一个有追求且经常投稿的作者来说,小歌词有大世界,小艺术需要大积累,当你以爱之名,去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时,必须全情投入,锤练技艺,聚力生长,努力创作出既有时代审美取向和趣味,又有独特个性风骨的优秀之作,润色河山,添彩史册。
1633505430-97a7fddbeb0a357